测量表面平面度
使用流程
参数说明
参数 | 解释 | ||
---|---|---|---|
使用特征区域 |
特征区域用于限制处理的区域,辅助拟合最佳平面。勾选该参数后,该步骤将仅处理特征区域内或特征区域外的数据。 |
||
特征区域模式 |
勾选“使用特征区域”后,该参数用于设置特征区域的模式,即用于选择使用特征区域内的数据来拟合平面并计算平面度,还是使用特征区域外的数据来拟合平面并计算平面度。 |
||
特征区域 |
查看特征区域了解如何设置和调整特征区域。 |
||
全局平面度模式 |
该参数决定表面上哪些点用来计算全局平面度。
|
||
数据过滤模式 |
该参数用于选择数据过滤方式。在拟合平面和计算平面度前,将根据实际Z值过滤数据点。
|
输出说明
勾选输出项后,步骤将增加对应的输出端口,步骤运行后将输出对应的数据。可根据实际测量需求选择对应的输出项。
如果输出项可展开(左侧有 ▶),则勾选后必须展开,然后设置最小值和最大值来确定该项的合格范围。如果输出的值在合格范围内,该测量项被判定为合格(OK),否则被判定为不合格(NG)。 |
输出项 | 说明 |
---|---|
全局最小值 |
参与全局平面拟合的数据点到全局拟合平面的最小距离。 平面上方的点距离为正,平面下方的点距离为负。 |
全局最大值 |
参与全局平面拟合的数据点到全局拟合平面的最大距离。 平面上方的点距离为正,平面下方的点距离为负。 |
全局平面度 |
全局拟合平面的平面度,为全局最大值与全局最小值的差值。 |
全局最小点 |
全局最小值对应的点。 |
全局最大点 |
全局最大值对应的点。 |
全局平均点 |
所有参与全局平面拟合的数据点的平均点。 |
全局中位点 |
所有参与全局平面拟合的数据点的中位点。 |
全局拟合平面 |
拟合出的全局平面。 |
局部最小值 |
参与局部平面拟合的数据点到该局部拟合平面的最小距离。 平面上方的点距离为正,平面下方的点距离为负。有多少个局部拟合平面就会输出多少个局部最小值。 |
局部最大值 |
参与局部平面拟合的数据点到该局部拟合平面的最大距离。 平面上方的点距离为正,平面下方的点距离为负。有多少个局部拟合平面就会输出多少个局部最大值。 |
局部平面度 |
每个局部拟合平面的平面度,为每组局部最大值与局部最小值的差值。 |
局部最小点 |
每个局部最小值对应的点。 |
局部最大点 |
每个局部最大值对应的点。 |
局部平均点 |
每个局部平面拟合数据中的平均点。 |
局部中位点 |
每个局部平面拟合数据中的中位点。 |
局部拟合平面 |
拟合出的每个局部平面。 |
错误排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