刹车盘

本节提供刹车盘方案的使用指导,该方案概览如下。

工件

有序摆放、无混料的刹车盘

工作距离

1200~3000mm

技术指标

识别定位精度:±2mm

识别成功率:大于 99%

视觉系统耗时:5s 以内

方案介绍

刹车盘方案主要针对有序摆放的刹车盘的场景。

下文将从适用场景、技术指标方面介绍该方案。

适用场景

本节将从工件、载具方面介绍该方案的适用场景。

工件

该方案对刹车盘的适用情况如下表所示。

工件特征

适用情况

图示

来料形式

适用于有序摆放或多层有序码放、无混料的刹车盘

icon_1

不适用于无序混料场景

icon_2

形状尺寸

适用于圆盘形刹车盘,正反两面凹凸不一致

icon_3

icon_4

不适用于非圆形刹车盘

icon_5

材质

铸铁

反光性

适用于不反光或轻微反光的刹车盘

icon_6

点云质量

适用于点云无明显缺失的场景(点云缺失应少于 5%)

icon_7

载具

该方案对载具的适用情况如下表所示。

载具特征

适用情况

图示

载具类别

推荐使用托盘

icon_8

同样适用于料筐,但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料筐与夹具发生碰撞

icon_9

不适用于筐壁有反光、变形的情况

技术指标

刹车盘方案的技术指标如下:

  • 识别定位精度:±2mm

  • 识别成功率:大于 99%

  • 视觉系统耗时:5s 以内

注解

视觉系统耗时指从相机采集图像至输出物体位姿所用的时间。

方案规划

布局

工作站布局

工作站布局如下图所示,机器人位于工作站中间位置,机器人右后侧为上料工位。

../../../_images/workstation_layout.png

该工作站内的工作流程如下:

  1. 人工用叉车将料筐放置到上料工位。

  2. 上位系统将料筐内的刹车盘来料信息发送给机器人。

  3. 机器人向视觉系统发送拍照指令,对料筐内的刹车盘进行拍照识别,然后视觉系统将刹车盘的位置信息及正反标签发送给机器人。

  4. 机器人根据视觉系统给出的刹车盘位置信息对刹车盘进行抓取,并将刹车盘送到二次定位台。

  5. 重复以上步骤,直至刹车盘上料完成。

视觉系统硬件组成

推荐型号

说明

相机

LSR L

推荐安装方式:Eye-to-Hand;工作距离:1200~3000mm

工控机

标准机型,无 GPU

处理器:CPU Intel i5-12400

内存:16G DDR4

硬盘:256G SSD

电源:DC24V 7.5A

系统:Windows 10 系统 x64

WIFI 模块

机器人夹具

刹车盘方案所用夹具分为两种,分别为磁吸式夹具和内撑式夹具。

磁吸式夹具

磁吸式夹具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clamps_1.png

夹具说明:

夹具可直接吸取刹车盘大圆上表面或小圆上表面。

夹具优点:

  • 可适应多种尺寸的刹车盘;

  • 可兼容更大的抓取偏差,抓取成功率更高;

  • 刹车盘正反两面的抓取方式相同,TCP 设置方式较简单。

夹具缺点:

不适用于中间圆孔较大的刹车盘。

内撑式夹具

内撑式夹具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clamps_2.png

夹具说明:

夹具通过内撑抓取刹车盘。

夹具优点:

  • 具备更高的抓取精度和稳定性;

  • 使用寿命较长。

夹具缺点:

  • 不适用于中间圆孔较小的刹车盘;

  • 抓取精度要求更高;

  • 针对不同刹车盘的正反面,需设置不同的夹具内伸长度。

视觉相关

通信方式

该方案通常使用 Adapter 通信。

Adapter 通信相关介绍如下。

机器人 -> 工控机

请求指令

Mech-Vision 工程编号

工件型号

“P”:拍照请求

1~9

1~99

示例

P, 1, 2

说明

拍照命令,工程编号1,工件型号2

工控机 -> 机器人

状态码

工件型号

工件正反

抓取点

0:识别成功 1:空料 2:识别失败

1~99

1:正面 2:反面

X,Y,Z,A,B,C

示例

102, 1100, 1, 1, 0, 95.780, 644.567, 401.101, 91.120, -171.130, 180.0, 0, 0

说明

拍照成功, 工件型号1,反面,抓取点 1.574 , -0.443 , -1.122 , 43.12 , -24.25 ,179.66

方案说明

刹车盘方案共包含两个工程:Vis_CreateModel、Vis_BrakeDisc。

  • Vis_CreateModel:生成点云模板和抓取点。配合 Adapter,在软件界面上输入或者直接选择已经保存的工件尺寸,自动生成点云模板和几何中心点。流程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project_overall_framework_1.png
  • Vis_BrakeDisc:定位、识别刹车盘。利用工程 1 生成的点云模板,通过 3D 匹配定位刹车盘,不同工件切换不同的模板。流程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project_overall_framework_2.png
  1. 采集图像: 用于获取刹车盘的彩色图、深度图。

  2. 点云预处理: 用于对刹车盘的原始点云进行预处理。

  3. 3D 边缘匹配: 利用刹车盘的点云边缘模板进行点云模板匹配。

  4. 识别刹车盘正反: 用于区分刹车盘正、反面。

  5. 位姿处理: 用于对刹车盘的抓取点进行变换、排序。

  6. 输出结果: 将当前工程的结果发送给后台服务。

点云模板与抓取点设置方式

由 Mech-Vision 创建物体模型,然后自动生成刹车盘的圆盘点云,提取圆环模板。

生成的圆环中心点作为匹配时的几何中心点。

../../../_images/model_and_pick_point.png

方案优点

  • 该方案具有便捷的交互界面。使生产更加智能便捷。

  • 该方案可根据工件尺寸自动生成用于匹配的点云模板。添加刹车盘型号后,只需添加一次刹车盘尺寸,无需重复添加。

  • 该方案识别稳定性高。采用边缘匹配,可有效防止误识别和漏识别,并且可稳定识别刹车盘正反。

  • 该方案具有完善的防错步骤,且可对异常工件添加异常标签。

方案难点

  • 需识别刹车盘的正反面;

  • 刹车盘种类(型号)较多,需根据实际设置的尺寸信息,更新点云模板;

  • 机器人抓取过程中,容易误识别托盘或隔板。

方案部署

注意事项

当需添加新的刹车盘型号时,相关界面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user_interface_1.png

添加新型号流程为:

  1. 在 1 处选择刹车盘新型号名称;

  2. 在 2 处输入刹车盘外环大圆直径;

  3. 在 3、4 处设置凹、凸面 TCP 的 Z 向偏移。磁吸式夹具的凹、凸面 TCP 的 Z 向偏移均设置为 0,内撑式或外夹式夹具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凹、凸面 TCP 的 Z 向偏移。

  4. 单击保存,刹车盘新型号添加完成。

刹车盘型号切换的方式为:

  • 勾选 5 处时:根据上位机发送的刹车盘型号切换当前生产型号;

  • 取消勾选 5 处时:需人工在界面上切换刹车盘型号来切换生产型号。

参数调节建议(工程 1)

  • 创建物体模型 :需令 外圆半径 和刹车盘大圆(如下图中左图所示)半径一致。

../../../_images/create_object_model.png

生成的抓取点和点云模板的相对位姿关系如下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create_object_model_1.png

参数调节建议(工程 2)

点云预处理

../../../_images/extract_3d_points_in_3d_roi.png
  • 点过滤点云聚类 :需尽量去除杂点,只保留刹车盘点云。其可视化输出结果分别如下图中左、右图所示。

../../../_images/filtering_and_clustering.png
../../../_images/estimate_point_cloud_edges_by_3d_method1.png

3D 边缘匹配

  • 3D 粗匹配 V2 :模型文件和几何中心文件的路径,需要和工程 1 所保存的模型文件和几何中心文件的路径一致。

  • 3D 精匹配 :需保证最上层工件均被识别,下层工件不必全部被识别。

../../../_images/3d_fine_matching.png

识别刹车盘正反

  • 获取最高层位姿 :当刹车盘凸面的小圆上表面和凹面大圆上表面高度相近时,只需获取凹面位姿。

../../../_images/get_highest_layer_poses.png
  • 提取圆柱范围内的点云 :该步骤的参数需要根据刹车盘尺寸进行设置。当刹车盘凸面朝上时,能够提取到凸出的小圆环的点云。当刹车盘凹面朝上时,提取到的点云理论上为空。以此区分刹车盘的凸面(正面)和凹面(反面)。

  • 根据阈值对数值进行二分类 :需设置合适的阈值,用于区分刹车盘凹凸面。

位姿处理

../../../_images/validate_existence_of_poses_in_3d_roi.png
  • 位姿筛选 :需设置 角度阈值 ,然后为超限的工件添加异常标签。

../../../_images/add_label_for_pose.png

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
无识别结果或有偏差

  1. 方法一:优化点云预处理步骤组合

    • 检查 点过滤 步骤是否已将侧面点云过滤掉,并且完整保留上表面点云,如下图所示。

    • 检查 3D 方法估计点云边缘 步骤提取的点云边缘是否完整。

    ../../../_images/brake_discs_unloading_trouble_shooting_1.png

    若效果不理想,可尝试调整如下参数。

    计算点云的法向量并滤波

    计算法向时的半径

    点过滤

    最小角度差、最大角度差

    3D 方法估计点云边缘

    角度阈值、邻近点个数

  2. 方法二:检查点云模板大小和刹车盘点云大小是否对应

    ../../../_images/brake_discs_unloading_trouble_shooting_2.png
  3. 方法三:优化匹配参数

    可重点对 3D 粗匹配 V2 步骤中 采样后模型的期望点数参考点采样步长体素长度 进行调整。

点云缺失

如果刹车盘点云缺失严重,导致匹配不稳定,建议在 点云预处理 步骤组合后增加深度学习相关步骤组合,用于获取刹车盘掩膜,然后再进行匹配。

利用深度学习相关功能可提取并分割出单个掩膜,同时识别出正、反两个标签。

../../../_images/dl_supplement_1.png

然后提取掩膜对应的点云,再进行点云模板匹配和识别。

../../../_images/dl_supplement_2.png